简体|繁体
当前位置:国商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> 企业信用 >
信用小故事:“宋濂守信好学”和“晏殊诚实守信”
发布日期:2020-01-03 13:15 文章来源:中国金融信息网     浏览: 打印:当前页面

宋濂守信好学

  宋濂小时侯喜欢读书,但是家里很穷。也没钱买书,只好向人家借,每次借书,他都讲好期限,按时还书,从不违约,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。

下载 (3)

  一次,他借到一本书,越读越爱不释手,便决定把它抄下来。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。他只好连夜抄书。时值隆冬腊月,滴水成冰。他母亲说:“孩子,都半夜了,这么寒冷,天亮再朝抄吧。人家又不是等这书看。”宋濂说:“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看,到期限就要还,这是个信用问题,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。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,失信于人,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。”

  又一次,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著名学者请教,并约好见面日期,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雪。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,母亲惊讶地说:“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呀?再说,老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。你这一件旧棉袄,也抵御不住深

  山的严寒啊!”宋濂说:“娘,今不出发就会误会了拜师的日子,这就失约了;失约,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啊。风雪再大,我都得上路。”

  当宋濂到达老师家里时,老师感动地称赞说道:“年轻人,守信好学,将来必有出息!”

  晏殊诚实守信

  古往今来,凡是品德高尚的人,都是诚实守信的。

下载 (1)

  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晏殊,14岁被地方官作为“神童”推荐给朝廷。他本来可以不参加科举考试便能得到官职,但他没有这样做,而是毅然参加了考试。事情十分凑巧,那次的考试题目是他曾经做过的,得到过好几位名师的指点。这样,他不费力气就从千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,并得到了皇帝的赞赏。但晏殊并没有因此而洋洋自得,相反他在接受皇帝的复试时,把情况如实地告诉了皇帝,并要求另出题目,当堂考他。皇帝与大臣们商议后出了一道难度更大的题目,让晏殊当堂作文。结果,他的文章又得到了皇帝的夸奖。

  晏殊当官后,每日办完公事,总是回到家里闭门读书。后来皇帝了解到这个情况,十分高兴,就点名让他做了太子手下的官员。当晏殊去向皇帝谢恩时,皇帝又称赞他能够闭门苦读。晏殊却说:“我不是不想去宴饮游乐,只是因为家贫无钱,才不去参加。我是有愧于皇上的夸奖的。”皇帝又称赞他既有真实才学,又质朴诚实,是个难得的人才,过了几年便把他提拔上来,让他当了宰相。

  晏殊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的故事说明,一个人为人的诚实,表里如一,不弄虚作假,对于取得别人的信任是多么的重要啊!

  (本文综编自网络) 

 

版权与免责声明:

1、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“文章来源:原创”其版权属于国合信用平台所有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:“文章来源:国商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”。 2、凡本站及其子站己注明“文章来源:转载”、“文章来源:编译”、“文章来源:摘编”或己标记含有“文章来源”的所有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信息,并不代表”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“文章来源”,并自负法律责任。3、页面声明:网站页面部分图片、页面设计、代码、JS动画特效均来源于网络,如涉及到侵权等,请通知我们及时删除。

附件:
相关政策解读: